銷售其實沒那麼簡單
常聽屋主說:"我看你們房仲也沒什麼,我想自己賣、省仲介費"。但銷售真的有那麼簡單嗎?
1.光是約看屋。買方有時時間改了又改,或者是到了約定時間又因各種理由而遲到。有時候當這種次數頻繁了起來,你會開始厭世地覺得:“所以買方的時間就是時間,而我的時間卻這麼被隨意對待?”。
2.看屋的當下,買方跟你說的看屋心得,也未必是真實的。
買方時常說:"嗯,還不錯"或"我回去考慮看看"。回去瞭解後,這些話普遍還是場面話居多,實際他未跟你提的(採光薄弱、車位不好停、社區質感差等等),他只是不想讓當下場面雙方覺得尷尬。也因此讓你對買方有著錯誤的期待與判斷。
3.當進入到談價階段時。你跟買方說你最低想賣的數字,買方也不見得會乖乖出到這個數字,甚至覺得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。就買方的立場,屋主要的價格永遠是高的,能盡可能低就低。
4.最後,我們來講,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房仲所經手的案子,也時常因買賣雙方對於屋況的認知差距,而令交易產生分歧與疙瘩。
例:你認為中古屋買賣,室內配備堪用即可,無法成為新品交屋。但買方對於堪用的認知,跟你所認為的堪用,兩者可能就天差地別。
甚至一些很基本且正常的,如室內隔間牆表面油漆龜裂,買方對此現象感到疑慮,並認為這嚴重涉及安全結構問題。你即便解釋了,他還是無法接受並打算解約,那就很頭痛了。
--
如果你問我:"房仲的專長是什麼?"。
坦白說,我回答不出來。
a.談及成交行情。現在實登都很透明,消費者自己查也查得到。
b.談及稅法細則,房仲也不及代書。
c.你說談價能力好?痾....如果消費者對市場沒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與行情觀(或剛性需求),你請TOP Sales來講也一樣,房仲又不是魔術師。成交有時也是需要點運氣的,在對的時機遇到對的人,才有可能成交。
如果你問我:"房仲的專長是什麼?",我覺得就是……
a.讓顧客可以懶人模式,包山包海,幫顧客解決問題。
b.做好顧客感受度,顧客奇摩子好,他跟你下單的機率就高。
看似很簡單,但由於這產業跟人有關,並且房地產涉及龐大利益(變數就很多),所以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。
如果你今天買(賣)一個案子,中間過程都很順暢,你除了要感謝對方不是個"出頭"很多的消費者,你更要感謝房仲無形中幫你solve了多少事,讓整件事情圓滿。